问:在美国总统竞选中,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一直是总统候选人关注的重点。这次也不例外,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都对未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请问美国未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将如何发展。
答:美国军事战略将继续关注欧洲。美国在欧洲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一个“真正一体化的、民主的、繁荣的、和平的欧洲”;二是同欧洲盟友和伙伴共同应付对单个国家无法应付的全球挑战。出于这一设想,不论谁当选下届美国总统,都会继续关注欧洲。从经济上看,美国60%以上的投资在欧洲,欧盟与美国在经济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从军事战略上看,美国更不会轻易放弃欧洲。一方面,俄罗斯在欧洲是一个大国,虽然目前经济不算强大,但俄罗斯在欧洲的存在和发展,必将会对美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构成一定威胁。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俄罗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南联盟派出一支空降部队,这一举措使美国的确看到俄罗斯在欧洲地区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这就不能不引起美国对俄罗斯的高度戒备。另一方面,美国将继续加强对北约的军事控制。在历史上,北约在局部战争和对欧洲的安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继续扩大北约的影响,其成员国由16个增加到了19个。北约已成为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工具,美国对其控制将会继续加强。
问: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控制会有所放松?
答:恰恰相反。美国将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存在。在对未来美国所面临威胁判断上,小布什和戈尔大同小异。他们认为,正在出现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所谓“无赖国家”、恐怖主义团体以及努力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其他对手。虽然他们没有直接点这些对手是那些国家,但从他们的言论中看出大部分国家来自亚洲。一是这一地区存在领海和领土争端,比如南沙群岛、台湾海峡、朝鲜半岛、钓鱼岛等。在未来一个时期这些地区因归属问题极有可能成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爆发点。二是亚太地区正处于美国所谓的“转型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美国推销其价值观和准则的重要地区。三是美国认为这一地区的核扩散、恐怖主义活动都会严重影响该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除此之外,美国大约三分之一的双向贸易是与亚洲国家进行的,在该地区美国经营着5000多亿美元的商业贸易。由于经济和军事上的考虑,美国将会比任何时候更关注亚洲地区。从远景分析,美国更把俄罗斯和中国视为2015年后全球性对手。因此,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多方面因素考虑,美国的新任总统将会把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正如美国国防部长科恩所表明的那样,即使朝鲜半岛的紧张形势缓和,美国在2006年前将继续在亚太地区维持10万兵力的规模。现任总统克林顿也明确表示,现在他对亚洲撤军不感兴趣。
问:小布什曾宣称,新任总统将接手一支衰败的军队。请问美国军队是否已到了衰败的程度?
答:冷战结束后,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美国军费逐年呈下降趋势。但最近一个时期,美国的军费有所回升。1999年9月22日,美参议院通过了2000年向国防部拨款2890亿美元的法案,这是15年来美国军费的第一次实质性增加。2000年的3月7日克林顿又向国会提交总额达3054亿美元的2001财政年度防务预算。这一做法和小布什的言论基本相吻合,他表示要通过提高部队士气和在研究与发展领域投资来重建美军,并允诺今后每年将增加10亿美元用于提高军人的薪金,并用5年时间在研究和发展领域至少投入200亿美元,其中20%用于购买新一代武器。
但现在说美国军队到了衰败的程度为时尚早。正如美国许多军事专家讲的那样,美国依然有一支具有压倒优势的军队。美国增加军费的真正目的在于继续拉大与其他国家军事力量之间的差距,推行全球战略的需要。从自身安全角度看,美国现有的140万军队已经足够了。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依然我行我素,不断增加军费,最终将导致新一轮军备竞赛,给世界和平和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威胁。
问:在确保军事技术优势上,美国将有什么动作?
答:冷战结束后,美国驻外的军队数量虽有所减少,但军队的整体素质并未降低。尤其是军事技术方面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如对驻日舰队的主力战舰进行了更换,在韩国部署了新的导弹部队,并更新了驻韩部队的主要武器装备。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美国研制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虽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临时中止,但从长远看,这一系统将会被重新启动。正如小布什讲的那样,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非常重要。他提出的设想类似于老布什在1991年提出的“对付有限攻击的全球防御系统”,可覆盖美国的所有50个州,并扩展到保卫欧洲、中东和亚洲的盟国。从中看出,美国将来领导人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态度和主张。在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上,两党候选人的态度基本一致。目前,日本已正式加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和生产。将来,美国不论谁当选总统,都会以种种理由,扩大这一系统的范围,极有可能把韩国和台湾地区拉入这一范围,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关注。